养护工程预算近些年鉴于国家对全过程咨询的大力倡导,而EPC模式因为其可以加强各个建筑程序的衔接,明确各个环节责任,而越来越得以普及。然而跟着伴随的,由EPC模式而引起的计价模式的争议也日益增多,这篇文章就EPC项目固定总价合同模式下所存在的一些争议与合同风险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1】固定总价合同成为EPC项目计价模式的主流
根据EPC工程总承包合同模式的国际惯例以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的要求,固定总价合同受到了越来越多EPC项目的采用。
特别是《2020版工程总承包合同文本》旗帜鲜明地增加并明确了合同价格形式:合同价格形式为总价合同,除了按照合同约定的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增减的款项外,合同价格不予调整,不过合同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而且,在2020年8月5日,浙江省住建厅公布了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实施意见中明确:工程总承包合同宜采用总价合同,除了合同约定可以调整的情形外,合同总价通常不予调整。超市工程预算
亦考虑到,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本身即是交钥匙工程,而且业主都较为倾向和总承包单位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因而,在当前EPC项目主流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是以约定固定总价为原则,结合合同约定的可变更和调整的内容为最终确定。
此外,EPC项目还有模拟清单综合单价包干合同、施工图综合单价包干合同等其他几种合同计价模式。不过这些计价模式跟固定总价合同相比较,大部分适用于工期紧张,或者项目有具体要求的情况下采用。
【2】固定总价合同争议的合同管理策略
固定总价合同尽管减轻了业主方的风险,更有利于业主方的成本管理,然而对于承包单位而言,采用固定总价合同一方面要承担材料、设备等价格上涨的风险,另一方面还需要承担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跟实际工程量不符的风险。
因而,合同价格是否能够调整,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合同价格能够调整的问题,成为了EPC项目实践过程中,业主方和承包方容易产生争议的焦点。而处理这些争议的核心,即在于合同的风险管理。
(1)合同中明确价格调整范围
EPC项目签订的时候,因为仍然处于项目前期论证的决策阶段,很多项目有时候仅仅只有一个批复的投资估算,因此在当初签订EPC项目合同的时候,需要明确固定总价的涵盖内容,并且总承包合同签订的内容中理应有“可变更与调整的内容”。
而“可变更与调整的内容”最基本的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法律变化而引起的变更和调整,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行业规定发生调整变化所造成的合同价格变化,还有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涉及到承包人成本变化的价格调整。工程预算报审
另外一种是人材机价格因为市场价格变化造成的波动超过合同价格范围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在合同里约定,对于不同责任主体的妥善安排。
(2)合同中明确做好量价核算,减少变更
从理论上而言,业主方在招标时的工程量清单,应当与所依据的图纸是一致的,不过在实践过程中,因为前期决策阶段,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业主方在招标时制定的招标要求,常常欠缺科学性以及准确性,这就造成了后期变更的发生。
伴随着工程的深入,后期的争议通常都无法避免。这就要求业主方在合同中列明工程量范围,注明工程内容的各项费用与相应数量等项目明细,后期业主方若是发生变更的话,应当明确变更的程序和范围,防止业主方随意提出超出招标要求的变更。
(3)良好协商
EPC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业主方和承包人之间的争议,常常是在所难免的,若是发生争议的时候,最关键的是双方的友好协商。
由于合同在签订之时,总会有跟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形出现,若是在建设过程中发生争议,则需要双方都可以基于解决问题的前提,拿出诚恳、务实的态度来重新协商、谈判,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来解决争议问题。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EPC项目中,发承包双方在签订固定总价合同的同时,需要充分重视前期决策阶段的工作,明确工程量范围,防止后期争议的产生。承包单位也应当充分考虑项目全过程实施过程中自身可能会遇到的各项风险,合理报价,提高自身的合同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的合同履行效率。工程预算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