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程总承包模式对工程造价的具体控制措施什么是建筑工程造价 2025-04-08
返回列表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总承包模式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设计、采购和施工,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根据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且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采用这种承发包模式,业主一般通过招标选择总承包单位对项目进行勘察设计、设备询价与选购、材料订货、工程施工、生产职工培训、直至竣工,并负责对各项分包任务进行综合管理、协调和监督工作。为了有利于建设与生产的衔接,必要时也能够吸收业主的部分力量,在承包单位的统一组织下,参加工程建设的有关工作。

  ▲总承包模式对工程造价控制特点

  首先,总承包模式提高了施工成本控制质量。总承包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是把设计阶段与采购工作相融合,或称采购纳入设计程序,在进行设计工作的同时,也开展了采购工作;设计工作结束时,采购工作也基本结束。由此,缩短采购周期,提升采购质量,节省投资费用。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总承包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与管理优势,将专业的施工工作通过透明、公平的招标分包给专业承包商实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同时避免了工程中的浪费。在工程的试车及竣工方面,EPC总承包商对项目的整体系统的熟悉与强大的技术势力可以确保试车工作顺利实施,防止了多家单位施工,试车扯皮,难于竣工的问题。

  其次,要求总承包商具有很高的总承包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于设计、施工和采购全权负责,指挥与协调各分包商,处于核心地位。模式给总承包商的主动经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总承包商除了承担施工风险外,还承担工程设计及采购等更广泛的风险,尤其是在决策阶段,在初步设计不完善的条件下,就要以总包价签订总承包合同,存在工程量不清、价格不定的风险。除此之外,尽管风险加大,不过总承包商能够通过报价减轻风险,同时能够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设计优化谋取额外利润。

  最后,项目整体经济性较好。总承包模式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促成设计与施工的早期结合,整合项目资源,实现各阶段无缝连接,从项目整体上提升项目的经济性。鉴于总承包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都是由同一承包商组织实施,这样能够充分发挥设计与施工的优势,使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进行整体地统筹安排、系统地优化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对质量、成本与进度进行综合控制,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缩短建设总工期,降低工程投资、确保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基础知识ppt

  ▲总承包模式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一般是指一项工程预计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建设投资费用。基于总承包模式的特点,总承包商在中标后,角色发生转变,成为造价控制的主体,要对中标后的项目进行费用的控制。

  〔1〕总承包价格的控制

  现如今在总承包模式中,多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可以免除业主不少事务,对建设单位比较简便。不过目前承担总承包工作的主力军——设计院(所)并不能独立完成工程的施工作业,其必须把总包工程中的施工部分发包出去,而在没有发包之前确定工程各部分的价格是比较困难的。

  现如今,采用总承包方式对价格控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靠固定或非固定的分包商(供应商)依据并不十分完备的图纸与技术条件进行报价,另加一定比例的备用金;另一种是用自己的估算人员,按照技术条件与积累的价格综合信息做出估算。

  〔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在确定了总承包价格之后,总承包商应按照建设项目的要求,在确保建设项目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对分包商与供应商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

  总承包单位为了达到目标利润,首先就要搞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一般认为设计阶段对项目造价的影响高达75%,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设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建设质量、投资的回报和工程的效益。总承包单位应在满足用户使用,功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前提下,从安全、功能、标准、经济等方面全面权衡,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江苏立信工程造价公司

  〔3〕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项目实施阶段,总承包单位应派驻有经验的造价工程师到施工现场进行费用控制,按照初步设计概算对各专业进行分解,制定各部分的控制目标,施工图设计与初步设计在一些材料设备的选用上可能还有些出入,造价工程师都应该及早发现解决,通过设计修改将造价控制在概算范围内。

  〔4〕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完工后,总承包单位需要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报业主批准。同时在审核分包结算时,坚持按照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对于未按照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照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严格把好审核关。

  〔5〕有效的合同管理控制造价

  总承包商除了加强实施阶段的管理,在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项目的同时,需要重视合同谈判,严格合同管理,制定索赔程序,妥善处理种种事项,准确及时处理工程索赔和索赔费用,运用合同文件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总承包商来说,合同管理主要有对总承包合同的管理、分包合同的管理与保险合同的管理。

  ➊对总承包合同的管理

  对于总承包商,既要严格根据总承包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也要督促业主履行自己的义务,合同签订之后,双方都需要加强合同意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办事。对总承包方而言,在合同签订后的设计、施工及费用控制工作中,需要注意与业主、监理加强沟通。对一些合同文件尚未明确之处、对一些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不完全一致之处,总承包方要考虑是否会影响业主的利益。对总承包合同中设计的变更所节省的工程费用,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甲、乙双方分成比例,减少不必要的争议,以利达成共识。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

  ➋对分包合同的管理

  总承包商的地位特殊,对于业主和监理,总承包商属于乙方,对于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生产或供应单位来说,总承包商又是甲方。这种特殊的地位意味着总承包商只有加强对分承包的管理,才可以节约成本,增加利润。与这些单位签订合同时,多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这就要求总承包商多积累经验,尽可能将不利因素在签订合同时就考虑好,减少这些单位,尤其是施工单位索赔的理由。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严格审查工程变更,对必要的变更进行技术经济性比较,同时以分包合同为基础,分清变更责任,计算变更费用。而其中的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采用合同评审制度,可以使总承包单位各个部门明确责任,签订严密的施工承包合同,合理地将总承包风险转移。

  ➌对保险合同的管理

  对于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项目,保险是一种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亦是总承包商控制造价的一种重要手段。保险合同签订与执行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受到损失后所能获得补偿费用的多少。故而,从一开始就需要作好项目风险的分析和评估,为合同谈判及以后的索赔打好基础。

  总承包模式对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确定总承包价格,设计,施工,竣工的四个阶段中,就总承包商来说,最重要的是承包价格,价格高了不能中标,价格低了风险大,合理地确定总承包价格,是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好坏的关键。而控制造价最重要的是设计阶段,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大小,通过不断地优化尽可能追求项目利润的最大化。什么是建筑工程造价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