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中暂列金额与暂估价的实务解析与合规处理指南 2025-09-29
返回列表

  在工程项目结算过程中,暂列金额与暂估价作为工程量清单中两项常见的“暂定”类费用,因名称相近、用途特定,常导致发包方与承包方在理解与适用上产生分歧。部分承包人甚至可能有意模糊二者界限,以谋求不合理的结算利润。造价从业人员若不能准确区分其概念内涵、使用规则及结算处理方式,极易引发结算争议,影响工程价款的公正确定。本文基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等相关规范,系统梳理暂列金额与暂估价的核心区别与操作要点,为工程结算提供清晰、合规的实务参考。

  ▲暂列金额与暂估价的概念辨析与规范依据

  〖1〗概念界定不同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的定义,暂列金额与暂估价在立法意图和适用情形上存在本质区别:

  (1)暂列金额是指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暂定并纳入合同价款的一笔款项,用于支付施工合同签订时尚未确定或不可预见的各类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变更、价差调整、现场签证、索赔事件等可能发生的支出。该金额的支配权属于发包人,发包人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全部使用、部分使用或不予使用。

  (2)暂估价则指发包人在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中提供的,用于支付必然发生但暂时无法确定单价的材料、工程设备,或无法确定总价的专业工程及服务的金额。暂估价的核心特点是“必然发生但价格未定”,常见于需要专业分包、特殊材料采购或标准尚未明确的项目内容。

  〖2〗使用方式与结算处理差异

  (1)暂列金额作为其他项目费的组成部分,虽列入合同总价,但不直接归属承包人。其本质是发包人为应对不确定性风险而预留的应急资金。若项目竣工后未发生相应变更或索赔,剩余金额应归发包人所有;如实际发生费用超出暂列金额,超出部分一般需按合同约定另行协商或报批追加。

  (2)暂估价在结算时需通过法定或合同约定的方式转化为确定价格。若暂估价项目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范围,应通过招标程序确定最终价格;若非必须招标,可由承包人按合同约定采购,报发包人确认后调整合同价款。竣工结算时,暂估价部分应按实际发生价格或发包人确认价格进行替换与调整,确保结算结果符合市场实际。

  〖3〗发生性质与风险属性不同

  (1)暂列金额对应的是“或然性”事件,即相关费用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它实质是发包人承担项目未知风险的一种资金安排。

  (2)暂估价对应的是“必然性”项目,即工程中一定发生的内容,仅因招标阶段无法准确定价而暂估。其风险主要集中在价格波动方面,结算时需按实调整。

  ▲投标与结算阶段暂列金额与暂估价的合规处理策略

  工程结算作为施工单位根据合同约定和实际完成工程量向建设单位进行工程价款清算的关键环节,贯穿于进度结算、年度结算及竣工结算全过程。其中,暂列金额与暂估价的正确处理直接关系到结算结果的合法性与公平性。

  〖1〗暂列金额的操作要点

  投标报价中的暂列金额不属于工程直接费用,而是发包人为应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更、调价、索赔等不确定性因素而预设的备用金。在实际施工中,如发生工程变更、人工、材料、机械费用上涨或其他发包人原因导致的费用增加,可从暂列金额中列支。

  若项目完工后未发生上述情形,暂列金额余额应返还发包人,承包人不得将其纳入结算报价。如实际变更费用超出暂列金额总额,超出部分通常需由发包人按程序报批追加资金。需特别注意的是,暂列金额常见于政府投资或合资项目,因其资金管理要求严格,预算控制强度高。

  〖2〗暂估价的定价与结算机制

  暂估价主要适用于价格波动较大或需专业分包的工程内容,旨在避免投标单位通过恶意压低暂定项目价格以中标,事后又因价格争议引发索赔纠纷。建设单位在招标阶段设定暂估价,要求所有投标人在报价时统一采用此价格,以维护报价的公平性与可比性。

  进入施工阶段后,暂估价项目应按规范进行重新定价: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专业工程、材料设备,应组织招标确定最终成交价;其他项目可由承包人采购或施工,经发包人审核确认后调整合同价款。结算时,原暂估价应被实际价格替代,并相应调整合同总价。

  〖3〗风险防范与结算审核建议

  为有效避免因暂列金额与暂估价使用不当引发的结算纠纷,建议发包人与承包人在合同签订阶段即明确二者的定义、使用条件、调整程序与结算方式,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与确认工作。

  造价人员在编制结算文件时,应严格区分两类费用:暂列金额仅在实际发生且符合合同约定的变更、签证等情形下方可计取;暂估价则必须根据实际采购或分包价格进行替换,并附具相应的定价依据文件。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核暂列金额的使用合规性及暂估价定价过程的透明度,确保结算结果客观、公正。

  暂列金额与暂估价作为工程量清单计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使用不仅关系到合同双方的经济利益,也是体现项目管理水平和造价控制能力的关键指标。正确理解二者区别,严格执行计价规范,强化过程资料管理,方能有效防范结算风险,推动工程价款管理的标准化与精细化,促进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