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核心要点解析关键环节与常见问题防控阳曲数据工程预结算 2025-11-25
返回列表

  工程结算检查表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口,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投资效益的有效实现。通过系统、规范的结算审计工作,能够有效防止造价虚高、资金浪费等问题,确保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本文将深入分析竣工结算审计的关键要点,剖析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为提升竣工结算审计质量提供专业指导。

  ▲竣工结算审计的核心内容与关键环节

  〔1〕工程量计算的精准核定

  工程量核定是竣工结算审计的基础环节,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所在。由于工程项目工程量计算工作繁杂,图纸识别难度较大,容易出现计算错误甚至高估冒算的情况。在审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对于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高级装饰工程等投资占比较大的分项工程,必须进行详细复核。审计人员需要对照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单、现场签证等资料,逐项核实工程量的计算依据和结果准确性。特别是对于梁、板、柱等主体结构工程,要严格按计算规则审核,防止重复计算或漏算。工程规费的结算方法

  针对容易出现计算偏差的项目要进行重点审核。以建筑工程中的墙体工程量计算为例,应按实砌体积计算,并按规定扣除门窗洞口、梁柱等所占体积。在实际审计中经常发现施工单位未按规定扣减相应工程量的情况。保温隔热墙等特殊构造部位也常常出现多计工程量的现象,需要特别关注。

  防止构件交接处工程量重复计算是审计的重点之一。如钢筋混凝土基础在T型交接处、梁板柱节点区钢筋计算等部位,由于构造复杂,容易产生重复列项。审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准确判断工程量计算的合理性。

  〔2〕材料用量与价差的严格审核

  材料费用在工程项目总投资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材料用量及价差审核是竣工结算审计的重要环节。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土建工程三大主材(钢筋、混凝土、模板)及装饰工程、安装工程主要材料的用量计算准确性。

  材料用量的审核需要依据设计图纸、材料进场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资料等,核对实际用量与结算用量的差异。对于主要材料,如钢筋、商品混凝土等,要建立从采购、进场、使用到结算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机制,确保用量计算的真实准确。工程结算有哪些环节

  材料价差审核要重点关注价格波动较大的主要材料。审计人员需要收集施工期间的材料价格信息,建立价格数据库,对比合同约定价格与市场实际价格,审核价差计算的合理性。材料价差应按定额用量和实际用量分别计算,既要防止漏算,也要避免重复计算,确保价差计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变更工程定额套用的合规性审计

  工程变更项目由于发生在招标之后,往往缺乏严格的单价审核机制,容易成为施工单位高估冒算的重点区域。在审计变更工程时,需要重点关注定额套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审计人员要逐一核对变更项目所列的工程特征、施工工艺、材料规格等是否与所套用定额子目相符,是否存在高套、错套定额的情况。特别要注意变更项目是否违反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擅自调整材料价差和人工费调整系数。

  对于价高、工程量大或定额子目容易混淆的变更项目,应作为审计重点。审计人员需要熟悉定额换算规则,特别是砌筑砂浆标号、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之间的换算关系,确保变更项目计价准确合理。巴中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4〕配套工程费用的区分与审核

  竣工结算审计时,需要明确区分主体工程与室外配套工程的界限,防止费用混淆。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工程,既要审核室内主体工程部分,也要单独审核室外管网配套工程。

  审计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合同,明确各专业工程的施工范围划分,核对实际完成内容与结算内容的一致性。对于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之间的接口部分,要特别注意工程量的划分是否合理,避免重复计算或漏算。

  ▲竣工结算审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1〕定额套用与费用计取违规问题

  在竣工结算审计实践中,经常发现施工单位违反定额规定,通过高套、错套定额或提高费率标准等方式多计工程费用。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管理费率的计取往往存在不规范现象。审计时需要重点核查管理费的计算基数是否符合规定,企业资质等级与费率标准是否匹配,专业工程的管理费率应用是否正确。特别是对于各项独立费用的计取,要严格审查其合规性和合理性。工程结算有哪几项

  针对这类问题,审计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定额标准数据库,及时更新最新定额政策,加强对定额套用合规性的专业判断。对于存疑的定额套用项目,可以通过多方询价、专家咨询等方式进行核实,确保计价的准确性。

  〔2〕工程量计算规则执行偏差问题

  违反工程量计算规则,通过重算、多算工程量来提高结算金额是竣工结算中的常见问题。具体表现在:

  土方工程计算中,施工单位往往只计算外运土方量,而不扣除回填土方量;对于设计变更取消的施工项目,结算时未相应核减工程款;使用旧材料施工的项目,仍按新材料价格结算等。

  针对这些问题,审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建立系统的工程量复核机制。通过图纸复核、现场勘验、材料追踪等多种方式,全面核实工程量的真实性。特别是对于重大变更项目,要重点核查变更前后的工程量变化情况。

  〔3〕不平衡报价策略的识别与应对

  部分施工单位在投标阶段就采用不平衡报价策略,为后期结算调整预留空间。这种问题具体表现为:施工单位通过分析设计图纸缺陷和现场情况,预测后期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在总报价不变的情况下,故意提高可能增加工程量的项目单价,降低可能减少工程量的项目单价。怎样完成工程结算收入

  针对这种问题,审计人员需要在结算审计时重点关注单价异常的项目。通过对比招标单价与市场行情,分析单价构成的合理性。对于明显偏离市场行情的项目单价,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调整。同时,要建立投标报价分析机制,在招标阶段就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平衡报价问题。

  ▲提升竣工结算审计质量的措施建议

  〔1〕建立健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

  要制定详细的竣工结算审计操作规程,明确审计程序、内容和方法。建立标准化的工作底稿模板,规范审计证据的收集和保存要求。完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实行多级复核制度,确保审计质量。

  〔2〕加强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建设

  定期组织审计人员专业培训,及时更新工程计价、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复杂专业技术问题可邀请专家参与审计。加强行业交流,学习先进审计经验和方法。个月结算工程价款

  〔3〕推进审计技术创新应用

  积极应用BIM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建立工程材料价格信息库,为价差审计提供数据支持。推广使用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减少人为计算错误。

  ▲构建科学有效的竣工结算审计体系

  竣工结算审计是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机制。通过加强工程量审核、材料价格审计、变更项目审查等关键环节的控制,严格防范各种违规行为,才能有效保障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

  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熟练掌握审计技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开展审计工作。同时,要加强与各参建单位的沟通协调,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公信力。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竣工结算审计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通过建立科学的审计体系,采用先进的审计技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必将进一步提升竣工结算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投资效益发挥更大作用。阳曲数据工程预结算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