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纠纷的处理流程步骤及分析纠纷产生的常见原因加固工程竣工结算书 2025-08-25
返回列表

  工程结算相关资料法规工程结算纠纷的处理流程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步骤:

  〔1〕协商解决

  双方协商:首先,发包方与承包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纠纷。双方能够梳理工程情况,明确结算的关键事宜,以及形成书面协议。

  补充协议:若是合同中未明确约定结算方式,双方可以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工程造价计价标准进行协商,以及签订补充协议。

  〔2〕调解

  行业主管部门调解:若是协商不成,可以向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申请调解。

  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双方也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对结算文件进行审核与调解。

  〔3〕仲裁或诉讼

  仲裁:若是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或者双方同意通过仲裁解决纠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具有灵活性高、专业性强的特点,适合解决复杂的工程结算纠纷。

  诉讼:若是合同中未约定仲裁条款,或者双方无法通过仲裁解决纠纷,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时

  准备诉讼材料:包括起诉状、工程合同、结算文件、验收报告、往来函件等。

  确定管辖法院:一般由工程所在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庭审阶段:双方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按照查明的事实与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4〕执行阶段

  判决执行:若是法院作出判决,当事人应当按照判决内容履行义务。若是一方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5〕其他途径

  工程结算审核:若是发包人对承包人提交的竣工结算报告有异议,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审查意见,双方能够协商解决,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审核。

  索赔处理:若是一方因对方未履行合同义务而遭受损失,能够按照合同约定提出索赔,并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

  ▲工程结算纠纷产生的常见原因

  〔1〕合同条款不明确或不合理

  计价方式不明确: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工程变更、洽商的计价方式,造成结算时双方对价格产生争议。

  工程量、材料价格、工期、质量标准等约定模糊:合同条款不明确或存在歧义,容易在结算时引发纠纷。

  索赔条款不清晰:合同中对索赔条件、程序与计算方式未明确规定,造成索赔处理困难。工程结算用什么监理

  〔2〕工程量计算争议

  工程量清单不一致:施工过程中发现实际工程量与合同约定的工程量清单不一致,造成结算金额偏差。

  工程量变更未及时确认:工程变更后未及时办理变更签证手续,造成结算时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或结果存在争议。

  〔3〕材料价格波动

  材料价格调整机制缺失:合同未明确约定材料价格波动的调整机制,当材料价格上涨时,施工方要求调整合同价款,而发包方坚持按照原合同执行,继而引发纠纷。

  〔4〕工程变更引发的纠纷

  设计变更或现场条件变化: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现场条件与原设计不符等原因造成工程变更,变更后的工程量与材料价格需要重新核算,容易引发争议。

  〔5〕质量问题引发的索赔

  工程验收质量问题:工程验收时发现质量问题,发包方可能要求承包方返工修复,并提出索赔,而承包方可能拒绝,继而引发纠纷。

  〔6〕竣工验收和结算时间延误

  竣工验收延迟:由于工程质量问题、资料不全等原因,竣工验收无法按时完成,造成结算延迟。

  结算资料不全:双方因结算资料不全、争议未解决等原因拖延结算时间。农垦集团工程结算申请

  〔7〕付款问题

  支付时间、方式、比例不明确:合同中对工程款支付的时间、方式、比例等未明确规定,容易造成支付过程中发生纠纷。

  发包方未及时支付工程款:发包方在结算过程中未及时支付工程款,造成承包方资金链断裂,引发纠纷。

  〔8〕不正当索赔行为

  承包方利用合同漏洞索赔:一些承包方利用合同漏洞或其他手法,进行不正当的索赔行为,增加费用或推卸责任,造成结算纠纷。

  〔9〕审计财评问题

  审计财评结果与结算条款不一致:在财政资金投资的项目中,审计财评结果可能与合同约定的结算条款不一致,造成结算争议。

  资金使用合规性问题:财政资金使用中出现合规性问题或不符合资金使用效益原则,造成审计财评无法通过,从而影响工程结算。

  〔10〕其他问题

  承包单位低价中标:承包单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中标后,可能在后续施工中通过补充协议、工程签证等方式试图调整工程造价,从而引发纠纷。

  挂靠、转包、违法分包: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可能造成实际施工人与发包方之间的结算争议。加固工程竣工结算书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