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审计的核心原则解析从合规性视角提升工程结算成功率工程结算变更签证条件 2025-10-30
返回列表

  工程结算审计单位签字在工程造价的专业领域里,一个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是:只要工程量计算准确、速度快捷,就能确保结算顺利通过。然而,实务经验一再证明,这种观念亟需修正。近期,知乎平台上出现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问题:"算量快很重要吗?"这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深入思考。对于商务工程结算而言,算量的速度与准确性固然重要,但绝非首要因素。更为关键的是系统通读合同文件、透彻理解审计原则、制定周密结算策划方案,并以此为指导编制结算资料。这些前期工作的重要性,远在单纯的算量技能之上。

  工程项目结算必须严格遵循规范标准,这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审计过程从来不会因为现场施工的艰辛而降低审核标准,也不会因为实际发生的工程量而自动认可其合理性。许多商务人员仅专注于工程量计算,依据现场实际发生的洽商变更编制结算,但即便有现场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作为支撑,也未必能保证顺利通过审计而不被审减。

  现实情况是,大量项目虽然实际发生了相应工程量,最终却无法成功结算回款,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深入理解审计规则,导致项目管理工作陷入无效劳动。这一深刻教训,在我多年前参与的一个锅炉房紧急项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工程结算审计扣减太多

  ▲现场实际发生,审计依然会审减

  在那个令人记忆犹新的锅炉房项目中,业主方工期要求异常紧迫,整个工程处于抢工状态,且采取边施工边设计的非常规模式。直到项目竣工,正式图纸才完全出炉。由于施工现场场地极度有限,钢筋材料无处存放,加工制作过程反复修改,导致根据现场下料单加工的钢筋成品超出定额消耗标准的20%。

  尽管技术人员和现场监理对钢筋损耗超标情况予以确认,结算文件也通过了监理合约工程师的审核,但在最终审计环节,这部分超出定额的工程量仍然被审减30%。更严重的是,施工方代表在结算会议上遭到严厉批评。

  当时作为年轻造价人员的我,在会上与资深审计专家发生激烈争论:"我们现场确实发生了这些费用,抢工期间还产生了很多未主张的费用。这些都是实际发生的,监理和甲方都签字确认了,为什么要扣减?我无法接受!"

  老专家的回应振聋发聩:"你们连最基本的施工技术规范都没有仔细研读!谁规定实际发生的费用就必须结算?施工过程超出技术规范允许的范围,图纸计算工程量也没有这么多,实际发生的超额损耗只能归因于施工管理不善导致的材料浪费!凡是超出规范合理范畴的,一律不予增加;抢工造成的损失缺乏支持性资料,一律不予认可。

  至于抢工造成的其他损失和边设计边施工导致的材料浪费,你们声称监理和业主不予签字确认,因此没有纳入结算申报,这等同于自愿让利。本次会议是结算最终决定暨告知会,无论你们是否同意,审计结论不会改变。自己没有抓住时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有效签证,后果只能自行承担!"加强工程结算资料审核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即使具备完善的证据资料,在某些情况下,审计仍然会依据规则进行审减。以下是几种典型情况,即使现场实际发生,审计仍会审减,此时工程算量再准确、速度再快都无济于事:

  〔1〕土方工程的计算规则:放坡增量

  在市政专业施工中,两米以下的专业管道工程按规定不计算放坡系数。许多确认单虽然签字齐全,但这仅证明认可施工做法,并不代表认可增加造价。

  另一种情况是土建工程中的土方削坡,当实际坡度超出规范要求时,除非提供充分现场证据证明地勘资料与实际土质存在差异,且因此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否则审计时必定予以扣减。这些证据必须真实可靠、充分有力。

  〔2〕现场与实际严重不符的异常情况

  第一种典型异常:施工图与竣工图纸不一致且缺乏支持性资料。例如,施工图中雨污水井为混凝土井,而竣工图变为模块井,现场也确实按模块井施工,但无法提供相应的变更依据资料,如会议纪要、图纸会审记录等。这种情况等同于未按施工图施工,审计结算时将按照"就低不就高"原则处理,即使实际发生,因资料不满足闭环要求,也必须减量核对。

  第二种典型异常:现场面积、尺寸与图纸严重不符。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竣工图纸与实际比例不一致,图纸下发时即存在问题但未被发现,仅靠备注尺寸,经比例尺测量后差异明显。例如道路工程,按竣工图计算的宽度、长度与实际测量结果差异高达30%-50%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问题未能及时被发现,竣工后草率绘制图纸,导致实质性虚报工程量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根源,是缺少了"现场核定"这一关键环节。工程结算内蒙古

  作为结算人员,如果无法理清实际做法与结算的逻辑关系,不仅会闹出专业笑话,还可能被列入不诚信名单。审计核对时,面对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审计人员的时间同样具有成本。如果自己报送的结算存在低级的逻辑错误,在与审计沟通时会极为被动,无端增加审计审核时间。任何存在弄虚作假嫌疑、给审计工作制造麻烦的不诚信结算,一律会受到严格审查。

  切勿挑战客观事实与真实性原则,对于那些一眼即可识破的虚假编造,其结果只能是让个人和企业丧失诚信声誉。

  〔3〕季节性施工措施

  招标文件对于冬季、雨季施工的表述通常为"综合考虑"。即使实际发生了季节性施工措施,情况属实且获得监理和甲方确认,由于这部分费用已包含在技术措施费中,无论签字如何清晰明确,证据如何充分,最终仍会被审减。

  唯一的例外是,能够提供充分依据证明实际施工期与原清单计划的施工期存在重大差异,并且有完整的事实签字资料支持。

  〔4〕超出正常含量与合理水平的费用

  曾经有一个紧急项目,指派分包队伍负责搭建施工围挡,主材由总包方采购。分包单位完成2000米围挡后,上报结算金额20万元,比市场均价高出一倍,理由是接到紧急进场通知,临时调拨200名工人。工程结算与预算相差

  审核过程中,我们将现场所有机械包括柴油消耗全部计入,并考虑到项目确实属于抢工性质,特别增加了抢工系数,连同管理费与利润,按照正常价格计算并取市场价上限,最终核定金额为10万元。

  在确认完成工程量的基础上,该队伍上报的围挡支搭费用高达500元/工日。虽声称发生多项费用,却无法提供详细的单价分析表和足够依据。最终因缺乏充分证据支持,被定性为"不合理高报",维持原核定价格不再调整。

  这部分属于安全防护费用,因前期未确定具体劳务队伍,属于总包前期发生的费用。此案例说明:分包报价与项目对外结算密切相关,即使"实际发生",也必须综合考虑合理性。凡是不合理的费用,即使向业主方报出天价,依然会被审减。

  许多情况下,"应该"的事情,并不等同于"正确"的事情。

  ▲科学上报结算的系统性方法

  核心原则:

  〔1〕结算先行理念必须确立

  将结算工作推迟到竣工后再进行的传统做法,在现代工程管理中被证明为时已晚。结算工作的最佳启动时间排序如下:

  (1)投标报价阶段即开始筹备;工程结算评审反馈意

  (2)收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启动;

  (3)项目进场后系统展开;

  (4)施工过程中持续跟进;

  (5)项目完工后加速推进;

  (6)竣工验收后完成收尾。

  理想的模式是在项目中标后立即启动全过程结算管理机制。

  〔2〕工程图纸核算必须前置

  工程量核算工作必须提前进行,并争取与监理、业主、第三方及过程审计单位共同确认。这是商务工作的基础,也是确保工程量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在此阶段将工程量落实清楚,相当于提前锁定了项目利润。

  基本原则是:严格依据现场施工工艺、招标文件要求和图纸描述执行。首要原则是掌握计算规则,这里的"简单"需要加引号强调。因为完全依靠现有资料计算出精准的工程量,不需要其他辅助,这看似简单实则考验专业功底。虽然这项工作耗时最多,但确实是工程造价中最基础的环节,也是造价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现在的工程结算时间

  在工程造价这个系统工程中,结算工程量计算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基础准确,才能开展后续工作。

  〔3〕工程算量准确性的背后是合约管理

  工程算量仅仅是造价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缺乏这项技能,后续工作无从谈起。现场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都具备算量能力,为什么还需要专门的商务经理?难道仅靠算量就能满足项目管理需求吗?

  项目必须配备专业的合约工程师。如果只会算量,对其他环节一无所知,无法达到项目部商务经理应有的认知水平和职能要求,对工料机合同合理性的审核完全不懂,对条款中存在的项目部风险毫无警觉,那么作为商务造价人员,其价值将大打大幅折扣。合约管理才是重中之重。

  计量计价规范涉及标外增补清单的计算原则,工料机价格关乎组价合理性,对分包队伍的过程报价与阶段性结算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否则就可能导致项目血本无归。

  〔4〕结算争议往往超出工程量范畴,以人为本是关键

  典型案例:某项目经历八年后的二次审计,现场考察后遭遇大范围审减,根本原因是商务人员频繁更换,导致审核初期与后续结果之间的差异无法合理解释,加之资料缺失,审计报告缺乏说服力。新接手的商务人员不熟悉现场情况,在对接审计时理亏,被审计思路牵制,遭遇审减成为必然。工程结算单多久出来

  施工企业若不重视商务团队稳定性,最终结果正如歌词所唱:"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系统性总结

  审计审减的五大核心原因:

  〔1〕全过程商务造价管理缺失;

  〔2〕结算报送策略失误,该报的漏报,不该报的虚报;

  〔3〕对招标文件约定的包干费用项目理解不清、申报不当;

  〔4〕成本管控失败却试图通过结算弥补;

  〔5〕商务团队不稳定,过程资料严重缺失。

  如果同时存在这些硬伤,即使工程量计算再精确,也难以为项目多结算一分钱。

  深刻理解审计原则至关重要——在这个前提下,算量的速度与准确性虽然重要,但已退居次要位置。算量是结算的基础,但关键在于读懂合同内容,掌握争议发生时的应对策略,彻底搞清楚审计原则。这些能力,远比算量的快与准更加重要,是决定结算成败的分水岭,也是专业造价人员与普通算量人员的本质区别。建立正确的结算审计认知体系,掌握科学的结算管理方法,才是确保项目经济效益的根本保障。工程结算变更签证条件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