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筑工程审计自2017年全国人大法工委明确指出基层审计机关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来,相关领域的改革工作持续深入推进。这场改革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框架,又必须立足实践基础,紧密结合市场环境变化与工程造价审计转型需求,对现有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性优化。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清理和修正地方审计机关相关制度标准的同时,也在持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潜在隐患亟待解决。必须清醒认识到,转型工作绝非一蹴而就,只能在不断探索中稳步推进。唯有纠正错误认知,端正发展态度,才能真正把握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的正确方向。基于此,本文将从基层审计机关工程造价审计转型发展的实践角度展开深入探讨。
▲现阶段基层审计机关在造价审计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以审代结”现象依然存在
在审计制度尚不健全、改革尚未全面铺开的时期,“以审代结”的做法曾相当普遍。当前,虽然审计工作已在逐步规范,但这一现象仍未能彻底根治,在部分地区和领域依然较为常见。
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基层审计单位,由于信息传递滞后、技术手段落后,仍然依赖“以审代结”的方式开展审计工作。在建筑造价管理过程中,未能对审计阶段进行精准划分,也无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而是采用笼统的“一刀切”式计算与处理方式。
这种状态下的审计工作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还可能使造价审计超越法定职权边界。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依法行政角度考量,这都是一种过于粗糙和简单的审计方式。工程资金监督审计规范
因此,造价审计工作的转型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较大阻力。在部分区域,“以审代结”已形成惯性模式,加之与建筑企业之间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审计单位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2〗发展理念相对滞后
归根结底,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转型需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单纯的被动接受和机械调整往往效果不彰。当前,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转型路径仍不清晰。
首先是观念层面的滞后。机关内部缺乏熟练掌握现代造价审计技术的专业人才,导致对先进审计技术的认知不足。这种状况造成整个基层审计机关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较弱,思想转变不及时,认识不到位。
其次是在实践过程中,对自身市场定位认识模糊。审计机关难以在政府监督与市场服务之间找到平衡点,有时甚至激化与建筑企业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根源往往在于审计单位未能准确把握自身职能定位。
工程造价审计应当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策略,而这正是当前基层审计单位所缺乏的发展思路。他们往往片面理解市场发展现状,难以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浙江工程审计用表
〖3〗单位职能定位不清
当前,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的主体职能部门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导致许多建设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进展。在转型过程中,审计机关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对工作失误的范围界定过于宽泛,将不作为与错误行为混为一谈,无法及时发现真正的问题,也难以把握发展的核心要义。
基层审计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首先应当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岗位设置和职能分工进行重新梳理。只有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才能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顺利完成改革任务。
▲推动基层审计单位造价审计转型的对策建议
〖1〗转变发展理念,明确职能边界
首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理清审计工作的基本思路,坚持在法治框架内开展各项工作。
审计机关应当率先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身职能范围和工作边界,厘清与市场主体的合作空间,准确界定自身角色定位。许多基层审计单位仍保持着居高临下的监管姿态,实际上已经与市场需求产生脱节。为推动转型发展,最好的方法就是勇于突破创新,而转型的本质正是纠正以往错误的工作方式,回归正确的工作轨道。
因此,当前的转型工作都应当以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好高骛远往往适得其反,在理清发展思路方面,应当立足实际,根据当前市场发展环境的需求进行务实调整。巴中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2〗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专业能力
充分发挥审计本职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彻底转变“以审代结”的工作模式,将原本单一的造价审计业务分层、分阶段细化。
应当认识到,审计单位涉及的审计工作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许多重大投资项目都必须经过审计单位的专业评估,对投资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和调查。只有提供高质量的审计结果,才能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完善后续管理环节,防范不必要的资金支出风险。
这些都是审计工作更高层面的责任担当。因此,要实现真正的转型,审计单位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朝着更加专业、深入的方向发展。
造价审计工作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分层次稳步推进。基层审计单位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具备全面的审计统筹能力,能够按照标准完成各类大型项目的审计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审计优势,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这些工作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持续提升基层单位的实务操作能力。
〖3〗确保转型期工作平稳过渡
目前,多数基层审计单位已经完成部分职能转变,进入转型平台期。在这个关键阶段,必须做好各项工作的衔接与过渡。平台期不意味着工作停滞,相反,我们需要承担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务。首先要准确把握审计工作的方向和基本发展节奏,对已在实施的项目派遣技术人员进行全程跟踪,对尚未启动的项目做好前期调研。整个单位内部要进行合理分工,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分配,同时还要向相关党委和政府部門做好解释宣传工作,在必要时积极寻求支持与配合。概括工程审计的知识
具体而言,应当建立转型期工作应急预案,确保在职能调整过程中审计监督不缺位。对于延续性项目,要保持审计团队的相对稳定,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对于新立项项目,则要按照新的审计规范执行。同时,要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定期沟通机制,及时反馈转型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争取理解与支持。
〖4〗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升级
人才是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基层审计机关应当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通过系统的业务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特别要注重培养既懂审计又精通工程造价的复合型人才,为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在技术层面,要积极引入现代审计技术手段,推进大数据审计、BIM技术等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通过技术升级,提高审计效率和精准度,改变传统人工审计的局限性,为审计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5〗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是推动转型的重要保障。应当建立符合造价审计工作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将转型成效纳入考核指标,激发审计人员参与转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创新探索,为转型工作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基层审计机关工程造价审计的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理念、制度、技术、人才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际,精准施策,才能顺利完成转型任务,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工程建设领域的监督保障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工作定力,又要勇于创新突破,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推动基层审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工程审计行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