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竣工结算审核中的造价控制关键点与实施策略工程结算价款构造 2025-09-09
返回列表

  代办工程结算怎么收费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是确定工程最终造价的决定性环节,其审核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手段。本文基于多年实践,系统分析竣工结算审核中造价控制的重点内容与方法,并提出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关键事项,旨在提升结算审核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工程竣工结算是指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完成全部工程内容,经竣工验收符合质量标准与合同要求后,与发包单位进行的最终工程价款结算。该结算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进行动态计算,其结果作为核定工程造价、编制竣工决算和确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法定依据。为准确合理确定工程价款,减少结算争议,目前我国普遍推行由财政委托社会中介咨询机构进行初审,审计部门实施再监督的双重审核机制。该机制不仅有助于维护发承包双方权益,更对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结算审核的质量与效率,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全面收集与审核项目资料是结算工作的基础

  完整、真实、准确的结算资料是审核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所需资料主要包括:项目立项批复文件、资金落实证明、工程结算书、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地质勘察报告、全套施工图与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会议纪要、现场签证单、索赔证明材料等。实践中,常因送审资料不全、不真实或存在错误,导致审核中断、效率低下。因此,必须严把送审资料质量关,建立资料初审机制,从源头上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与合规性,为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奠定坚实基础。结算时工程类别调整

  ▲严格依据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进行审核

  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是确定发承包双方权利、义务及结算方式的核心法律文件。审核时,首先应确认工程内容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及合同约定,重点审核合同中的结算方式、计价依据、取费标准、材料价格确定原则、风险分担范围、让利条款及计取条件等关键内容。若发现合同条款存在矛盾或表述模糊,应在审核前要求双方予以明确;对明显违背法律法规及计价政策的条款,应坚持原则,依据相关规定提出调整意见,并提供充分依据。

  例如,某给排水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约定:综合单价优先沿用中标清单中相同或类似项目单价,无适用或类似项目时方可按定额重新组价。结算中,施工单位将回填材料变更项目直接按新增项目重新计价,但审核人员依据约定,参照原石粉回填单价对砂回填进行换算,仅此一项即核减35万元。可见,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优先顺序对控制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又如,某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明确约定为总价包干,仅重大变更可调整合同价,一般变更引起造价变动在5%以内不予调整。审核人员根据签证内容认定属一般变更,不予计取,核减费用33.55万元。这表明,准确理解合同风险分担机制是避免不合理支出的关键。

  ▲强化现场踏勘核实是确保审核真实性的关键手段

  竣工结算属于事后控制,审核准确性受诸多因素制约,特别是隐蔽工程的内容与变更是否真实,极大依赖于过程记录与现场验证。审核人员须深入现场,核对竣工图、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是否与实际相符,杜绝竣工图未如实反映工程量减少、施工单位高估冒算等行为。

  例如,在土建工程中,砌体工程常出现多算现象:施工单位计算砌砖墙时常少扣或不扣门窗洞口、构造柱、过梁等所占体积,而在计算混凝土工程量时却详细计入马牙槎体积。为防范此类问题,可打破常规审核顺序,先审核混凝土工程量再核砌体工程量,有效避免重复计算。另有一些施工单位故意不扣除圈梁、雨棚梁等体积,导致砌体工程量虚增。唯有通过现场踏勘与资料比对,才能发现并纠正此类问题。学校修缮工程结算审计

  ▲加强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与索赔依据的审核

  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及索赔资料是结算的重要支持文件。设计变更需审核其手续完整性、事由合理性及必要性。原则上,因设计错误或不足导致的变更加以认可;建设单位提高标准或规模的变更,需提供规划批准文件;缺乏充分依据的变更不予确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建设单位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所增费用,一律不得计入结算。

  现场签证应严格规范,避免重复计取合同已包含内容或通过签证形式变相增加合同外工程。所有隐蔽工程必须实行多方联合验收,签证记录须有两人以上签字并经监理确认。对重大隐蔽项目,审核人员应现场核查测量,确保签证真实准确。

  案例表明,某项目地基处理中,施工单位将局部换填工程量扩大为全部基础回填,虚报2000m³砾石量;土方运输签证量是实际运输量的两倍;管沟开挖亦多计放坡工程量800m³。这类问题均需通过核实现场记录与实际情况予以纠正。

  索赔处理应严格按合同条款执行,明确索赔事项的归责与证据有效性,杜绝无依据索赔。

  ▲严格执行取费标准与计价程序

  施工单位在结算中常试图提高取费标准或扩大计费基础。审核时需严格依据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计价规则、取费文件及工程量清单规范,区分专业类别,准确执行计价程序,审查各项费用的计取条件与基数,防止违规计费。工程结算方式的确定

  ▲采用全面审核法保障工程量准确性

  为应对施工单位多算、重复计算或漏扣减等问题,工程量审核应采用全面审核法,借助专业软件辅助计算,对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逐一复核。需特别注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规则差异,如土方开挖中,清单按图示尺寸计算,定额则考虑工作面、放坡等因素,两者结果可能差异显著。审核时应根据合同约定及规范选择相应规则,确保工程量准确反映实际完成情况。

  ▲精准审核材料与设备价格

  材料设备价格是影响造价的关键因素。当前信息价有时未能真实反映市场水平,施工单位往往直接采用较高信息价结算。审核人员应深入市场调查,建立材料价格数据库,对主要材料设备进行价格核实,特别是对招标范围外或暂估价材料,需核验其采购凭证与价格确认手续,确保结算价格合理合规。

  ▲审核复核机制是保障质量的重要环节

  出具审核报告前,应对全部审核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复核,包括送审资料、底稿、会议纪要、补充材料等,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漏审或处理不当项目;不同专业间处理原则是否一致;计算过程有无错误;综合单价、总价是否合理。建立二级复核或交叉审核制度,可有效提升审核结果的准确性与公信力。

  结语:

  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是融合专业性、政策性与技巧性的系统工作。审核人员应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把审核关。通过强化资料管理、合同解读、现场核实、变更签证审核及价格询证等关键环节控制,有效提升结算审核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保障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最终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工程结算价款构造


搜索

0758-6806931